张得翔——中国艺术名家推荐

张得翔,满族,中共党员,满族,1939 年出生于辽宁鞍山。中国美协会员、国家一级美术师、军队退休干部。俄罗斯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、法兰西皇家美术学院客座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中国国家文艺网副主席。

1958 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就读七年中,先后得到诸多大师名家傅天仇、叶浅予、李可染、宗其香、何海霞、李苦禅等教授的亲传亲授,继古法之垂绝;守成法之佳妙;习西画色光之长;补中法之阙漏。

1965 年于中国画系毕业经特招参军,在部队从事专职美术创作与教学近 40 年。期间,因工作需要进修一年“色彩”画过多年油画。1984 年赴老山前线任战地记者。绘画创作坚持写实与人文内涵,中西融合之路。2003 年于部队退休后不忘初心,仍坚持在中国画继承与出新之路上。

说到张得翔的写意花鸟画,同样得益于他早年在中央美院学习期间的筑基深厚。李苦禅先生磅礴大气、泼墨淋漓、神光焕发的画风使他获益良多,同时他也浸染郭味蕖先生小写意花鸟画的影响,尤其是郭氏探索以花鸟为主的花鸟画与山水画相结合的手段,对他影响深远。多年来,他的花鸟画一直与山水画并行不悖,虽然时而也画近似传统的折枝式花鸟,但普遍有分寸地吸收西画色彩以及处理空间和形体的手法,探求花鸟画与山水画巧妙结合的新途径。

近年来多幅作品入选“粤港澳大湾区书画展”、“法国巴黎国际沙龙艺术展”等国内外展览,已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《中国当代最具实力美术名家荟萃*张得翔》等个人专集十余种、与他人合集《新时代艺术八大家》等数十种。曾荣获“国家文化卓越贡献奖”、“一带一路文化传播奖”等多种奖项。

张得翔深谙传统笔墨之道,既强调“以线为骨”的书写性,又讲究“以墨为肉”的塑造感,着意于笔墨自身的审美价值。他以研究的眼光去观察真山真水,以敞开的心灵去面对自然,以“师法造化”为基础带动笔墨的新变。笔墨凝重、坚实,却不失蓊郁灵动之气与清新空逸之风。用线笔笔中锋,行中有留,如屈铁盘绕,如壁圻屋漏,如高山坠石,忽隐忽现,虚实互动;用墨则以积墨见长,层层积染,层层见笔,烟岚雾霭悬挂于高山密林之间,清远幽深的意境在峡谷山坡中随处可见。他孜孜以求的“山川浑厚,草木华滋”的境界,最终以墨与笔会、墨与水和为体现,妙得墨气丰厚、气韵充盈之效果。清人笪重光所言“尽峦嶂笔墨之变,亦尽笔内笔外起伏之变”,正是张得翔山水的独特风骨。

张得翔不仅关注笔墨,更关注色彩。他不会因为强调色彩的表现力而忽视笔情墨韵的追求,也不会因为注重笔墨的价值而轻视色彩的妙用。他继承了“以墨显色辉,以色助墨韵”的传统理法,却明显地回避了传统用色的单调和清旷,而是在注重实境的感受中,把西方强烈的色彩表现和传统用色的典雅结合起来,让客观自然的色彩与主观内心的色彩交融为一,致力于对象的造型、体积、质感、光影以及空间感的表达与呈现。

或在统一色调里寻找色差,推出层次,渲染一种氛围;或在冷暖色彩的对比中,取得和谐,相互映衬,追求一种意境。他把全部心血,和入了色彩,换来了这门古老艺术的新生,换来了它的鲜活生机,有力地彰显着它的华彩与丰厚。将色彩大规模地引进水墨写意山水画,有效地将东方的墨与西方的色融会在一起,是张得翔先生对中国水墨写意山水画作出的重要贡献。

张得翔的山水画常画常新,没有“千幅一画”、“十幅如一幅”的类同,总给人以新鲜、阳光、明丽、宏富、振奋的感受。其原因在于他的山水题材表现范围极其广泛,并不把自己的山水画固定在某一地域的审美时空探索上。他固执地认为,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审美特征,不应该以一成不变的手法去寻求所谓的个性和风格。“一花一世界,一树一菩提”,他的笔法、墨法、色法,总是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相应变化,他的构思、立意、章法、意境也会根据自然景观的差异而有所不同。欣赏他的话,没有重复感,没有审美的疲劳,因为他的山水取法自然意在表现感受。

所以构图变化多端,表现手法多样,笔力雄健畅达,墨色润泽豪放,化机四出,多姿多彩,行文大度,意趣天成,道尽了山水清音。品读他的话,内有苦研思变得艰辛,融会以西润中的创造,饱含热爱自然的真情,浸透铮铮铁骨的正气。他像一个演奏家,在弹拨一支又一支时代的心曲,他为中国的山水画由传统走向现代树立了一个成功的表率。

张得翔的成功之处,就在于他在放眼中西古今的思索中,把中国画的特殊表现规律与现代审美理想完美地结合起来,走上了一条艺术语言融通中西而艺术精神回归传统的新路,形成了个性鲜明的绘画语言。需要阐明的是,这种语言从布局、图式到笔墨都影响了他的写意花鸟画。